邢海明大使與蒙古國立大學師生貨車gps定位交流互動實錄 —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蒙古國大使館

一、問:中國的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將對蒙古發展帶來哪些機遇?

答:2013年,習近平主席代表中方先後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。這是中國著眼國際形勢發展變化,為促進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、繁榮發展提出的重大戰略倡議。我們要實現同沿線國傢的共同發展,共同繁榮,實現彼此間政策溝通、設施聯通、貿易暢通、資金融通、民心相通。中方積極推動倡議實施,同沿線許多國傢加強合作,推動創立絲路基金。此外,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業已成立,這也將為有關國傢發展帶來重大機遇。據統計,僅2015年,中國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傢進出口貿易總額就達到瞭9950億美元,同比增長25%;中國還在沿線國傢投資150億美元,同比增長18%。

蒙古是中國重要近鄰,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沿線國傢。當前,雙方正在按照習近平主席同額勒貝格道爾吉總統達成的共識,積極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同草原之路倡議的戰略對接。我們正在加快推動中蒙跨境經濟合作區(二連浩特—紮門烏德)建設談判,積極研究簽訂中蒙自由貿易協定,推動有關大項目取得積極進展。應該說,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對蒙古來說無疑是重大發展機遇。首先是有利於蒙古充分發揮毗鄰中國的優勢。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市場、資金、技術、通道,都是對蒙古開放的,是蒙古國傢發展的重要倚重。其次,有利於蒙古充分發揮自身優勢。蒙古地大物博,農牧業、礦產品資源十分豐富,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旺盛,同中國經濟的互補性十分突出。我認為,隻要雙方把發展戰略切實對接好,互相信任,互通有無,互相扶持,一定能夠實現共同發展。中蒙首個跨境經濟合作區設在二連浩特-紮門烏德。跨境經濟合作區建成後,經濟要素將實現無障礙流通,形成獨特發展優勢。屆時紮門烏德完全有可能像中國經濟特區深圳那樣的蒙古特區,從而為蒙古的發展帶來巨大助力。當然,能否實現這一前景關鍵看如何對接,相信蒙方將本著開放、兼容、積極的態度進行對接,抓住這一機遇,實現自身的繁榮發展。

二、問:您對中蒙人文、青年交流有什麼建議?

答:當前,中蒙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。在雙方共同努力下,特別是在汽車遠端監控兩國領導人關心和支持下,中蒙關系高位運轉,政治互信、經貿合作、人文交流“三駕馬車”齊頭並進,形勢喜人。“國之交在於民相親”,2014年習近平主席訪蒙期間,兩國元首一致決定加強兩國人文領域交流,夯實中蒙關系的民意基礎。習近平主席宣佈瞭今後一個時期對蒙人文交流一攬子計劃,為中蒙人文領域交流合作創造瞭更多新的平臺和機遇。當前,雙方正在就研究成立中蒙人文交流共同委員會,相信這一機制的成立將對統籌兩國相關領域合作發揮重要作用。

中國的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對青年同志們講過,“世界是你們的,也是我們的,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。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,正在興旺時期,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。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”。青年是國傢發展和兩國關系的未來。習主席訪蒙期間宣佈,中方將對蒙方增加提供1000個政府獎學金名額。據我瞭解,目前蒙古在華留學生總數超過1萬人,其中約7000人享受中國政府獎學金,今後這一數字還將繼續增加。我們願同蒙方積極配合,落實好習主席訪蒙成果,為蒙古國傢發展培養更多優秀人才。歡迎同學們多到中國走一走,看一看,多交中國朋友,用自己的眼睛感受、認知中國。同時,希望大傢刻苦學習,學成後在自己的專業方向為蒙古國傢建設,為中蒙關系發展貢獻力量。中國駐蒙古大使館將永遠對同學們開放,成為你們投身中蒙友好事業的橋梁和後盾。

貨車管理系統

三、問:中國對蒙古的“永久中立國”構想有什麼看法?

答:中蒙是全面戰略夥伴。長期以來,中蒙雙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上始終相互尊重,相互支持,是彼此可放心、可信賴、可倚重的好鄰居、好夥伴、好朋友。這也是中蒙關系的重要政治基礎。中國領導人多次強調,中國始終尊重蒙古主權、獨立、領土完整,尊重蒙古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政策。蒙古把發展對華關系作為外交政策首要方針,在臺灣、涉藏、涉疆等問題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,支持中方立場,我們對此表示贊賞。近來,蒙古提出“永久中立國”構想後,內部正在進行溝通討論,並同世界上許多國傢進行探討。中蒙之間也在外交層面就此問題保持著溝通。

四、問:你認為應該如何進一步促進中蒙人員往來,特別是加強雙方旅遊領域合作?如果中國來蒙人數大幅增加,該如何解決非法勞務等問題?

答:遠親不如近鄰。鄰裡之間,就是要相互走動,越走越近,越走越親。近年來,隨著兩國關系與合作不斷密切,中蒙人員交往日益活躍。剛才我在演講中提到,2015年兩國人員往來達到130萬人次,其中蒙古公民赴華超過100萬人次。同時,中國每年來蒙隻有30萬人次。這一數字對於鄰國而言,特別是對於中蒙這樣已經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的鄰居而言,確實顯得太少瞭。簽證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。現在美國、韓國、日本、歐洲、東南亞等許多國傢地區都給予中國公民相當便利的簽證政策。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希望中國遊客到那裡觀光、消費,從而拉動經濟增長。北京到烏蘭巴托乘飛機隻要兩個小時,但每次到蒙古都需要辦理簽證,這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會影響到中國遊客來蒙的積極性。

蒙古國旅遊資源十分豐富。我曾經到過庫蘇古爾湖,那裡優美的風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。我相信,凡是親眼見過庫蘇古爾湖的美麗的人,都會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如此美麗的自然資源,應該好好利用,好好開發,使既它成為蒙古的一張名片,也成為蒙古發展的助力。中國現在每年出境超過1億人次,這就是資源,這就是市場,這就是機遇。中蒙雙方除瞭通過友好協商,制定更加靈活寬松的簽證政策,還可以加強旅遊線路、旅遊產品的設計和推廣,同時也可進一步加強改善接待條件。例如,雙方旅遊部門探討過中國青海湖-蒙古庫蘇古爾湖-俄羅斯貝加爾湖的精品旅遊線路,這種“大湖之旅”品牌效應是顯而易見的。我相信,中蒙旅遊合作的前景和機遇都無限廣闊。

至於非法勞務等問題,我認為,這完全可以通過雙方加強執法合作,加強監管來解決。杯弓蛇影,因噎廢食,是不可取的,也是對發展不利的。

五、蒙古銀行是否能到中國開設子行?中國銀行在蒙古開設子行對蒙古有什麼機遇?

答:中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,金融行業也是我們進一步開放的重要行業。2014年,中國已經進一步降低外資銀行準入門檻。在政策上,我們對蒙古銀行來華開設子行沒有困難。我們也歡迎蒙古有關銀行到中國投資興業,加強合作,實現互利共贏。

蒙古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。發展是硬道理,這一句話無論對於中國還是對於蒙古都是適用的。如何能發展?簡單說,就是要通過實實在在的項目,要通過腳踏實地的建設來實現。當今是一個全球化時代,任何國傢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地發展。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但是我們仍然歡迎外國投資,也需要外資。蒙古也是這樣。蒙古要建設公路、鐵路、輸電線路,要開發礦產資源,要發展深加工,要發展農牧業,都需要可靠、穩定的融資支持。中蒙兩國央行業已簽署150億元人民幣的本幣互換協議,這是中方對蒙古的金融支持。中國銀行這樣的世界五百強企業要到蒙古來開設子行,也體現瞭對蒙古國際地位的認可,以及對蒙古市場的重視。中國銀行帶來的融資支持,將給蒙古建設帶來重大機遇。簡單說,中國的錢來到蒙古,肯定是要花在建設蒙古的項目上,花在蒙古老百姓身上的,大到你們回傢探望父母時乘坐的鐵路,小到你們窗外的街心花園。這對蒙古來說就是機遇,也是實實在在的好處。我相信,在雙方共同努力下,中蒙金融合作的前景無限廣闊。希望大傢積極支持中國銀行在蒙古開設子行。

六、問:蒙古將於今年7月在烏蘭巴托舉行第十一屆亞歐首腦會議,中方對此次會議提供瞭哪些支持?

答:中方自蒙方申辦會議起便給予蒙方大力支持,在會議籌辦過程中將支持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。中方從基礎設施建設、會議物資設備、人員培訓多方面支持蒙方籌備工作,僅會議物資設備一項,中方就為蒙方提供瞭價值1400萬美元的會議傢具和安保、同傳設備。中方提供的設備經歷過聯合國峰會等大型多邊會議的考驗,質量是世界上最好的,相信也將為亞歐會議成功舉辦提供可靠、優質服務。亞歐會議成員眾多,預計將有53個國傢元首、政府首腦或國際組織負責人赴蒙參會,籌備工作量巨大,相關工作也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。中方願與蒙方保持密切配合,繼續支持蒙方辦會,並肩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,努力在亞歐會議成立20周年之際舉辦一屆成功的會議。
arrow
arrow

    aam480ug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